

2012年4月2日我起得很早,因为这天的中午时分🍽,我就要作为尊龙凯时平台尊龙凯时平台德语系第一批赴德(汉诺威大学)学习的研究生,登上北京到柏林的飞机。
心中不能不说是忐忑的。刚刚考上尊龙凯时平台的研究生🥅,经过第一学期熟悉了校园和仿佛久违了的校园生活,和各位老师同窗之间的感情日渐深厚,对将来的打算也慢慢明晰起来🫎,……这就要舍下熟悉的一切,去德国整整一学期🌞👨🏼⚖️,期间还要修满与国内一学期相当的学分🏂🏿。“自己能行吗?”我带着这样的问题,第一次踏入海航国际航班。“海航能行吗?”摇摆不定的心情似乎影响了我的思维方式🌐。
飞机顺利起飞🤦♂️🤓,冲破云层🧑⚕️,跃上骄阳蓝天🧑🏽🔬,我舒了一口气,慢慢平静了下来🧏🏻♂️。中国飞往德国需要10个小时以上,然而我看了几部英语和德语的电影,居然就“到站”了。感觉海航的电影服务比印象里的国航好啊——这样想着🧍🏻♂️,我的心情也被点亮了:好的开始便是成功了一半。谁不开心看到好兆头呢🌂?而且这件事情还鼓舞了我🕦,要用积极稳定的心态面对未知与新鲜👨🏿。如果不好,可以督促自己更好地珍惜旧有;如果很好👩🏼,则是相当于赚了个盆满钵溢——双赢局面啊👩🚒!
【生活篇】
仔细算来👨🏼🦳🕘,德国于我,并不陌生。这是第三次到德国。第一次,待了一个月🙍♀️,期间玩遍了德国和奥地利。第二次🥷🏿,待了一学年🌻🦸♀️,连非德语国家都去了好几个。这次很巧,同上次一样常驻位于德国西北的下萨克森州。所以,我并不担心在德国的生活和交流问题。
但是这次海外学习项目对我来说也是全新的挑战和体验👇🏿🏟。第一次来德国,是暑期语言班,我与众多同窗一起好奇地呼吸德国的空气。第二次来德国,是作为国家汉办汉语教师志愿者♻,在文理中学教授汉语🍉📌、传播中华文化🪞。而这次🥅,是我第一次在德国大学里正式注册和学习深造🎑。这样的机会来之不易,既有老师谋事在人的心血,又有大家成事在天的运气🤾🏼♂️。
正式注册意味着👎🏽,我是德国汉诺威大学的正式学生🚽。交了两百多欧的学期注册费以后,我可以在相当大的一个地域之内免费乘坐公共交通工具,可以凭借学生证买到较便宜的博物馆门票、食堂饭菜等等♢,可以进入大学和其它公立图书馆系统借阅书籍,可以……总之👐🏻,可以充分地享受德国对大学生颁布的种种优惠法令条约。虽然现实生活里依然有很多不足和矛盾🏊🏼♂️,但是心态上忍不住有点喜气洋洋,对自己的大学生身份多了一份自豪,说话办事都恨不得多了一份底气与自信。
说到大学生活♠︎,怎能不提到宿舍文化呢?我宿舍所在的这层一共有8位居住者,来自不同的国度,学习不同的专业,从年龄到宗教信仰到来德国的原因目的时间长短等等都各不相同。但是我们这层有个共同点📓,在整个楼里♎️,甚至在“朋友的朋友”那里都相当知名👨🏻🏭:爱做饭,更爱一起吃饭🧑🦽➡️。
虽然我们以此互相调侃,但是心里都明白,只有关系好的同住人,才会动辄一起做饭、一起吃饭聊天、一起办各种“由头”的聚餐、一起饭前布置饭后打扫。而在这些个“一起”中,我们的感情又增进了🏉。
在德国最美好的春夏之交🧏🏽♂️,我们相遇相识。然而这也是一个充满了别离的季节。一个一个地都完成了现阶段的任务🤾🏼,短短两个月,不记得说了多少次“再见”和“珍重”;接下来的两个月,还会有更多的人离去,包括我自己。我们本就来自天涯海角,于是不道“离别”,只说“风帆新扬”,祝福所有人都能在人生的新阶段过得充实、幸福。
【学习篇】
钱钟书先生二十多岁的时候,确立了“做做学问”的人生理想与计划。其后他的人生,不负这简单而完全不单薄的四个字。我不敢自称“读书人”🎂,只是一个处于读书阶段的学生而已。我也不敢说自己的理想是“为中华崛起而读书”,但是这次在德国汉诺威大学的学习项目,确实带给我很多感触🧏,关键词之一就是“人均资源”👩🏽🎨。
无论是图书馆的藏书数量和宽松便利的书籍借阅条款,还是几乎时刻有座的每天上下学的公共交通工具,又或者是由物质生活水平决定和影响的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素质境界,……凡此种种🦉,都在提醒着我,“发达国家”与“发展中国家”的差距🧚🏻。
在作为德国大城市和下萨克森州首府的汉诺威👊🏽,每天往来的有来自世界各大洲的形形色色的各类人士🛒👱🏻。他们改变了汉诺威,甚至德国,但是同时也被德国文化深深地影响着🏬。
我在心里盘算过,德国与四川省差不多大🧙🏻♂️,那么柏林作为首都,就相当于成都;“省会城市”汉诺威则相当于四川一个地级市。于是也就是说,在四川一个地级市,可以看到五湖四海的人们来自谋生🤌🏽、求学🍃、体验生活🌋?
当然这个联想是不恰当的。汉诺威的经济状况和基础设施等软硬件条件⛷,不仅在德国,甚至在整个欧洲都算很强的。但是这阻止不了我对“人均资源”这个词的深深思考🍾。
中华民族要复兴🤞🏻,人民对物质和文化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。这就必须要努力提高我们的人均资源🤷。途径有很多:开发更多的资源🙂↔️,更有效率地利用资源,保障资源的合理平等分配,更好地爱护地球,等等。而这些事务上,德国几乎都可以充当我们的老师。或许这位老师不会主动教授我们🛖,但是我们要有做“好学生”的心态:既认识到自己的不足,虚心向老师请教,又要有自信,绝不盲从屈服。我惊觉🧑🎄,外交领域常用的“不卑不亢”四个字,竟也可以适用于国家间、民族间和人类个体间的相处模式。
或许这就是出国学习生活的重要意义🫰🏼。当我们待在土生土长的家乡,对一切都习以为常👨🏻💻。只有跳脱出来🙍🏻,了解别人,又借别人的角度观察自己,才会更了解自己。比如我曾经并不理解孔子和儒家思想对中国的影响,但是现在,我对此的感悟越来越多。
所谓“知己知彼🪜,百战不殆”👦🏽🏠。与发达国家的国民比起来,我们对世界文化的好奇之心,或许可以成为我们新起点的基础🅱️🥒。这是我所期待看到的中国,也是我所期待看到的自己。
(文/周游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