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不知不觉间在澳洲已经六个月了,经过了最初的culture shock,现在已基本适应了这里的生活🙎🏿。
记得休谟曾经说过“顺境使精力闲散无用,使我们感觉不到自己的力量🏃♂️,但是障碍却唤醒这种力量而加以运用”。没错的,留学就是这样💪🏻,不容易,但是很受益。来到一个新的国度,有很多东西需要去学习👷🏽🗄,很多事情需要去适应。经历了迷茫🤳🏽,经历了寂寞🏃🏻♂️,但是就在努力融入新生活的时候也收获了很多💂。
澳洲人和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很不一样,中国人喜欢凑热闹,哪里人多去哪里🕵🏽。而澳洲人喜欢安静,周末叫着朋友到公园里野餐、聊聊天是他们最喜欢的活动。作为土生土长的中国人🦷,我更喜欢中国式的娱乐,我喜欢中国城市的繁华🙋🏽♂️,喜欢中国城市的热闹和喧嚣,还喜欢中国的快节奏🎗。在中国我有时也想找个安静的地方❤️,过悠闲宁静的生活🧘♂️,但是现在我觉得那只能是紧张生活后的调节,不能是一贯的生活方式📠。有人说美国像是中年人,中国像是年轻人,中年人有钱有资源,但是年轻人有希望有可能🧺,这句话也挺适用在澳洲的。澳大利亚目前比我们发达,生活水平高🧑🏻🍳🍯,但是发展的速度很慢👩🏿🚀,而中国一直是大步向前走的。中国人的一些优点真是让很多澳洲人望尘莫及,我们比他们勤劳,比他们努力,比他们认真👵🏿,这都是中国能快速发展的原因💔。
两国教育也存在着差异,澳洲的学期短,学期中间还有一周休假😔,每周就十几个小时的课,但是上学的压力并不小😯👨🏻⚖️。有很多小组作业,很多需要做调查写报告或者写论文的作业↕️,考试占得分量倒不是很大,而且几乎没有考勤分。要说计算🧡、逻辑能力🚴🏽♀️,他们比我们差远了🫵,上学期会计的助教算156,000/2,000这样的数还是要用计算器的,而且不厌其烦的把六个零全部输到了计算器里。但是他们的分析能力很强,小组作业中我很好得完成了计算和计算机上的众多排版问题,但是在进行SWOT分析时🎟,我能提出的观点很有限👵🏼。女房东是大学毕业,那天在西澳图书馆🎬,她说上学时她经常去那儿借书做调查,我很惭愧,校图书馆我都没去过几次🏯👃🏻,更别说州图书馆了🈶。北京的国家图书馆我从来都只是在地铁上路过的。不过两种教育很难说孰好孰坏👱🏿,侧重面不一样🚴🏻。中国的教育赋予了我们扎实的基本功,这也是很可贵的♉️,只是我们如果能在加上对创新能力的重视就很好了。
两种文化确实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差异😶🌫️,但是人际关系、社会规则又在哪里都是一样的👱🏼♂️。真诚的付出也总能得到别人真诚的回报。即便肤色、国籍不同🎹,但是价值观没有太大的差异,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永远是被歌颂的,消极的人永远是不受欢迎的🚶。澳洲也并不是什么都好,他们有他们的发达之处🛝,同时也存在着各种社会问题。作为一个中国人,我们不用自卑也不用自傲,以一个平和的心态看待出国,看待外国就好。
(作者:2009级刘漪峰)